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深渊前进

在香山遇见本土的计算机科研人员,那是意外。

更加让白川枫意外的是,本土竟然也在搞自己的芯片。

并且产业链还非常齐全,哪怕这条产业链脆弱无比。

但只要存在,那就有希望,那就有传承下去的火种。

在送走了张劲之后,白川枫又特地和这里的相关从业人员聊了聊。

而根据沟通下来的情况看,从原材料到光刻机,再到芯片设计,其实都有相关研究室在做。

并且顶尖大学的分布式光刻机,它的加工精度都能达到3微米了。

3微米啊,都可以加工SIC上一代芯片80281了。

这个制程对于主流的商用电子产品来说,绝对够用。

也就只有32位芯片,www.youxs.org。

但那是处理器级芯片,普通的音频芯片、DAC芯片、驱动芯片等,根本用不到这么高的精度。

而以张劲他们研究所的水平,用来制造随身听或者电视机中的芯片,其实绰绰有余。

但就像白川枫之前说的,因为国际关系的原因,白川电器有些事确实不能过问。

那他为什么又让张劲,去找鹏城那里的当地机构呢?

虽然工厂是由白川电器和当地机构合资,但是如果当地机构选择采购张劲他们的芯片,那么白川电器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吗?

白川枫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www.jygku.com 皮皮虾小说网

别忘了别人限制的是什么?是禁运高端技术。

是“禁运”而非“引进”,这两者区别可大了。

合资厂是采购张劲他们的芯片,而非向这里直接输出芯片。

本地生产的芯片本地用,这些东西压根就没出过海,何来禁运一说。

如果是白川电器采购霓虹的芯片运往这里,或者SIC直接对张劲他们输出自己的技术。

那才会违反相关协定,并成为米国秋后算账的导火索。

但采购是反向引进啊,严格来说不仅没有违反协定,甚至还立大功了呢。

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这一操作没有违反协定是肯定的。

既然是在规矩范围内办事,那为什么白川枫还那么小心翼翼。

无非就是撇清自己身上的嫌疑而已。

你看白川电器只是合资的一方,本土的供应链一直是由另一方负责,白川电器只管审批。

只要对方的零件,满足白川电器的要求,又价格合适,那就给予采购。

是的,为了进一步撇清自己的关系,无论是白川电器还是SIC,都不会对本地输出任何技术。

他只管审核零部件的合格率,性能不达标,那就打回去让他们重新设计,直到满足白川电器的要求为止。

白川枫能做的只是给予张劲他们一个机会,如果对方能做出合格的芯片,合资厂那里就会采购这些芯片。

依靠这些芯片的利润,本土的集成电路研究、半导体产业就能保留微弱的火种,继续进行下去。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就算满足了他的心愿。同时,也算弥补了心底的那一份遗憾。

几十年以后的切肤之痛,如果能避免,也算他这一生没白来一遭。

其实以米国和兔子现在的关系,相关组织才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松下他们输送整套技术都没事,白川电器采购本地的零部件那就更没关系了。

甚至后来东芝直接卖了毛熊高精度的机床,让毛熊的大黑鱼降噪到米国都捕捉不到。

最后犯事的东芝虽说伤筋动骨了一番,但依旧活的好好的。

和他们比起来,白川电器已经非常守规矩了。

但是白川枫在为以后考虑啊,蜜月期毕竟是短暂的。

几年以后,到90年代之时,某老大哥崩溃。

那时候米国就会重新调转枪口,对准这里,而某些组织也会重新履行自己的职责。

但即使米国要秋后算账,那也抓不到白川电器一丝的把柄。

甚至一查还会发现,白川电器清白的很,底子干净的不像话。

即使怀疑他扶持本地敏感企业,那也没关系啊。

我每一份文件都是经过了霓虹政府的审核,同时你鹰酱也背地里看过了,这总不能说我没汇报吧。

白川枫在帮助人的同时,也需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等到90年代,即使这笔生意做不成了。

但是有了中间这几年的过渡,相信本地的半导体产业已经不像现在这样弱不禁风了吧。

白川电器进入华夏,算是弥补了它半导体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市场!

只有形成良性循环,产业才会健康的向前发展,而不是单单依靠国家的拨款。

那些背地里为这个国家默默奉献,却终生无闻的人,希望你们的努力不会白费。

不提张劲又辗转千里去各大合资厂推销自己的芯片,在华夏逗留了两个多月,白川枫也准备回霓虹了。

七月刚从华夏回到霓虹的白川枫,感觉自己刚刚离开不到三个月,霓虹这里就再次大变样了。

虽然东京还是那个东京,霓虹也还是那个霓虹。

但白川枫明显感觉到空气中多了一股躁动,这绝不是因为七月份正值夏季,东京大热的原因。

行色匆匆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而大家张口闭口所谈的,都是股市与房价。

是的,东京的另一大变化就是房价飞涨。

自从四月份也就是白川枫去华夏考察那一段时间,霓虹这里政府机构就拿出了刺激经济发展的另一大措施。

“以住宅对策和都市再开发事业的推进——民间活力的活用为中心,规划事业规模的扩大。

为此,财政上应采取规制缓和的推进、先头刺激效果等。”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以地产拉动内需,对现有市区尤其是大都市区进行再开发。

前半句才是重点,即“以地产拉动内需”。

霓虹政府之所以出台这一政策,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拉动内需,带动群众消费。

从开年一月份之初,到现在的七月份。日元的升值就像坐了子弹列车一样,飞速前进。

在年初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是195:1,知道现在这个比例是多少吗?

155:1~!

在一年之前,这个数字是250:1。不到一年的时间,日元升值了近40%!

这个速度太快了,快到以“强日元”为政策的中曾根内阁,都觉得心里不踏实。

于是为了遏制日元的快速升值,在这几个月中,霓虹政府又相继抛出了几万亿日元,用来买进美元。

前前后后霓虹政府买进的美元高达数百亿,但是和之前一样,效果寥寥。

这些钱到外面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本国的金融市场,继续为股市升温。

除了买美元抛日元,霓虹政府也曾向米国求援过。

按照协议,日元的升值早已达成目标。所以霓虹政府,希望米国政府向市场喊喊话,给日元降降温。

然而前后几次求援,都被米国政府花式拒绝了。

灯塔国的思路非常明确,美元贬值不是目的,解决贸易逆差才是最根本的目标。

这个数只要一天不降,它就一天不动手收拾汇率的残局。

现在摆在面前的事实是,米国的贸易逆差不仅没解决,反而在上升。

所以面对霓虹政府的多次求援,米国都随便找了个理由拒绝了。

米国政府模糊的态度,就给了市场一个错觉,那就是日元有可以无限升值的投机预期。

于是日元汇率狂奔而上,很显然霓虹政府的一己之力,并不能对抗整个市场。

而日元升值的半年时间里,本土从事实体制造的中小企业处境越发艰难。

霓虹的制造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中小企业供应零部件、大企业装配出口的生产方式为循环体系,来从事海外贸易活动。

比如白川电器、索尼、松下,他们都是典型的代表,一部CD机亦或者一台电视机,除了最关键的几个零件。

其他材料或者零部件,全部是采购第三方零件进行组装,然后贴上自家的品牌出口海外。

这时候日元升值,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大企业就会调整自己的供应链。

或是直接从海外购买零件降低成本,又或者像白川电器一样。增加海外投资转移产能,来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

但无一例外,本土供应链的中小企业全部被抛弃,订单丢失,生存难以为继。

当然现在还没发展到那种情况,不过中小企业处境变得艰难是事实。并且随着日元的升值,情况会越来越糟。

从通产省最近做的调查看,霓虹的制造业已经有了“空洞化”的苗头。

产业空心化它可不是一个好现象,这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

它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

这种现象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去工业化”,后世阿美也曾踩过这个坑。

去工业化现象,一般在高度发达的国家才会出现。

但这对此时的霓虹来讲,还是太早了点。

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刚刚发展没几年,就面临着半途而废的境地。

面对这种情况,以及大量中小企业的求助,霓虹政府也急。

根据通产省那里的调查,自广场协议以来。

霓虹出口制造业的生产总值从40万亿日元,占据GDP的14%。降到了今年的8%,不足30万亿日元。

出口制造业对GDP的贡献作用,几乎暴跌了一半。

这就是日元升值40%,给霓虹制造业带来的影响。

可以说形势非常严峻,这也是霓虹政府不停向米国求援的原因。

现在米国那里既然无动于衷,那么霓虹政府只能自救了。

不过它的自救着实是下了一步臭棋,这依旧和中曾根内阁相关。

(本章完)

推荐阅读:

好运天书 二婚后,植物人老公忽然睁开眼 幽灵电梯,无尽轮回 暴力和亲指南 红豆喻相思 天降神宝在七零 综漫轮回:我实力是全队总和 繁花:陶陶重生取媳妇向爷叔看齐 四合院:采购发家,被姐妹花倒追 和之印[柱斑/扉泉] 摆烂后的我穿越后决定内卷 我父刘玄德 许笙 穿书被迫改剧情 佔有姜西 超神:基金会,从编造SCP开始 诸天开局长生药 书友万岁 杜小姐她“善解人意” 锦鲤大佬她暴富了 后妈把崽扔进娃综后[玄学] be弹幕配送中…… 一剑一棺一杀神 惊笑直播间 13号事务所 我靠抽卡在逃生游戏封神 咸鱼作精爆改剧本,太子拿命来宠 亲亲故乡情断肠 神级小渔民 迪迦:融合加坦杰厄,爆炒居间惠 [综]第四天灾玩家 我进修罗场收割大佬[人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